一路走来中化地研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作者:田升平 2069  2021-08-10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100岁的生日,再此,向伟大的党献上诚挚的祝福。

岁月如歌,想起我当年庄严的举起拳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铮铮的誓言见证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坚定的信念指引了一生无悔的崇高信仰。大学毕业后我走上光荣而平凡的地质工作岗位,来到了中化地研院,我深深感到荣誉和责任同在。我始终做到头脑清醒、信念坚定,忠于党、相信党。我坚决履行党员义务,忠诚于党的事业,做党的忠诚卫士。

中化地研主要围绕化学工业所需的磷、硫、钾、硼、萤石、重晶石等化工矿产资源开展研究、调查及勘查,为我国化学工业对化工矿产的需求,为支援农业做出了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一代一代的中化地研人在化工地质事业发展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一路走来,中化地研人留下了深深足印。在我的身边,许多优秀的地质人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将自己对事业的一份执着,对党的一份热爱都落实在每一天平凡而艰辛的工作中。

我的成长就得力于中化地研的老领导和老技术人员的传帮带。我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来到地质研究院,在领导和老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带领下,经历了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涉水过河,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逐步成长起来,主持完成了多项地质研究和地质找矿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部级科技进步、地质找矿、科研成果奖等,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十佳最美地质队员”、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工作中,主持完成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南地区磷矿资源评价》项目,经深入细致的工作,掌握了西南地区磷矿资源潜力,摸清了该区磷矿家底。通过对风化磷矿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风化磷矿门限理论,确定出适合新老磷矿区使用的风化磷矿判别指标,已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发布磷矿规范采用,从而解决了已勘查磷矿区风化磷矿单独圈定问题,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磷矿产地40余处。主持完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湘西—黔东南地区重晶石矿资源评价》,提交新发现重晶石矿产地5处、可供普查的重晶石矿产地2处,为重晶石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主持的研究项目《湖北省恩施州东部硒矿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提交硒资源成矿远景区5处,为硒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主持的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湖北省鹤峰磷矿走马矿区白果坪矿段普查》,新发现大型磷矿产地1处,潜在经济价值百亿元以上。主持完成磷、硫、硼、重晶石等重要化工矿产对2020年、2025年与203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综合研究项目,主持完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磷》编制。先后制定了《院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院经济运行办法》等9个院管理办法,对建立和完善院规章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回顾往事,我深爱化工地质事业,我从一个普通的地质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熟悉化工地质工作的老技术人员,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与大家共享:

一是要主动求知,增强本领技能。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二是虚心请教,解决问题。为做好本职工作,必须要边工作边学习,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向领导和老技术人员、老专家请教,一定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是淡泊名利,努力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

化工地质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代一代化工地质人的努力和创新。目前,国内地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地勘行业总体到了“瓶颈”区,国家地质勘查工作布局调整,地调项目资金相应减少,社会地质勘查项目市场下滑明显。今后一段时期在做好地勘主业的同时,以发挥地质研究院的综合实力优势为前提,扬长避短,以地质勘查为主业,推动地质延伸产业、选矿、分析测试等多种经营共同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的出路在于,地质工作要更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用“大地质”的观念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业提出的新要求。

我对工作和战斗过的化工地质事业感到光荣和高兴,也寄语年轻一代能继承和发扬地质队伍“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精神, 继续保持用热血和汗水铸就的顽强的意志力、旺盛的战斗力、强大的凝聚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包容的胸怀,志存高远,继往开来,不断开拓创新,相信新一代的中化地研人将用新思维打破旧格局,使发展不平衡的地勘主业和延伸产业优势互补,为化工地质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再造中化地研事业发展新的辉煌。

点赞(0)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营业执照:121000004036416383
备案号码:京ICP备18047106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B座
从地图上查看我们的位置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650367
邮编:100101
邮箱:zhdyybgs@163.com
信访举报电话:010-58650486

版权所有@2022-2023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技术支持: 信息数据中心